《经济学家》全球化思想建构的叙事(1985-2010)
The Economist’s Construction of Globalization(1985-2010):a Narrative Analysis With a Chinese Perspective
一百多年来,西方精英杂志《经济学家》一直是自由贸易的积极倡导者。自1985年来, 它借用全球化概念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传统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市场全球化,并进而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的全球化。该刊凭借其叙事谋略这只“鞋拔子”,成功地将全球化的“巨足”塞人其自由主义的“水晶鞋”。然而,其自由主义全球化叙事与气候变暖叙事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和冲突。此时,该刊倒也体现了务实作风,显示了变革之势。但由于受西方个人主义传统思想的长期束缚,其全球化思想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经济学家》的自由主义全球化思想倡导西式民主政治制度的普世性,其对人与人、人 与自然及国家与政府关系的界定已无法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作为一种反思和批判的参照系,中国提出的“通变”、“和谐”的整体性思想主张“和而不同”,使生机勃勃的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成为可能;重视“阴阳互补”、“天人合一”,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有可能实现和谐相处。
中西文化各有所偏。日益扩展的全球化进程呼唤全球化研究者从双方的传统智慧中吸取养分。这是人类共存的现实选择。
